- 抗日战争时期,一个青年女子由于追求物质享受而堕入敌特组织,干了一系列特务勾当。最后,当她在临难不屈的共产党员的精神感召下,有所觉悟时,却被敌人杀死。 影片根据茅盾同名小说改编。在40年代后期,影片编导曾计划把作家茅盾这一创作于40年代初并在当时产生广泛影响的作品搬上银幕,因政治环境不允许未能实现。 上海解放后,文华影业公司将其列为重点剧目投入摄制。影片对女主人公赵惠明的处理,创作者曾经过认真考虑。赵惠明是特务,又是失足者。她是个思想性格复杂、内心冲突激烈的人物。 影片于1950年冬上映,受到观众欢迎。不久报刊有文章提出影片对赵惠明“过于同情”的批评,认为与当时正在开展的镇压反革命运动方针政策不相吻合。影片即不予放映。
- 根据高云览同名小说改编。 抗日战争前夕,厦门抗日救亡运动如火如茶。一天,叛徒周森领着侦缉处特务来抗日群众组织"厦联社"抓人。该社负责人、共产党员吴坚立即通知同志们转移,自己却不幸被捕。阴险奸诈的侦缉处长赵雄原是吴坚的结拜兄弟,他妄图以昔日的情谊,要吴说出党的机密、供出地下党负责人李悦的行踪。吴坚坚贞不屈,挫败赵雄的阴谋。吴坚还发现,侦缉处的文书书茵正是他失去音讯的女友,书茵也因见到恋人而神色骤变,被赵雄觉察。吴坚被关进牢房,鼓励同牢里的难友仲谦、北洵坚定胜利的信心。"厦联社"成员、共产党员何剑平接到吴坚的通知,脱险后来到好汉吴七家中,见到未婚妻秀苇,告诉她李悦正在设法营救吴坚等人。赵雄一计不成又生一计,想利用书茵劝降吴坚。书茵点头答应,心里却另有打算。她设法找到秀苇,提出在押解途中营救吴坚的计划。秀苇不知真情,怒斥她为敌人充当文书,出卖灵魂。书茵忍辱...